随着冬季的脚步日益临近,人们开始纷纷猜测今年的冬天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冬天会是暖冬吗?”的疑问愈发引人关注,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气候预测、历史数据对比、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以及公众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
一、气候预测与数据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在2024年11月发布的冬季气候趋势预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根据这份预测,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高,辽宁南部、天津、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河南大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中东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四川西部、西藏大部等地气温将偏高1\~2°C,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则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偏低1\~2°C。
具体到某些省份,例如某省预计在2024年12月的平均气温为-14\~-13°C,比常年偏低,但月内主要降温过程有4次,且中下旬将出现持续性低温,而另一省份则预计今年冬季平均气温7.2\~7.5°C,较常年略偏高,这些预测数据表明,今年冬季的气温分布并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差异较大。
从降水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冬季,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南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中北部、华东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将比常年同期偏多,而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湖北东南部、江西大部、湖南东北部、福建中北部、西藏西南部等地降水则偏少2\~5成,这种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进一步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二、历史数据与厄尔尼诺现象
回顾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确实存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国经历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那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是-2.3°C,较常年同期偏高1.1°C,是自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高,这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冬季气候变暖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最新的气候监测数据,自2023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区海温指数呈现快速增暖持续趋势,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0.5°C,可以判定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厄尔尼诺的发生常常导致我国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从这一角度来看,今年冬季偏暖的可能性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并不等同于暖冬,科学研究表明,温室气体增加、东亚冬季风减弱、火山和太阳活动等都是可能导致暖冬的原因,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冬季气候变暖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决定今年冬季的气候状况。
三、气温起伏与阶段性寒冷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一个偏暖的冬季,也会出现阶段性的寒冷天气,今年12月份,全国就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在接连两轮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下,中国气象局时隔10年再次发布冰冻预警,并发布了今冬首个低温黄色预警。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指出,谈及某年、某个季节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即使今年冬季整体偏暖,也不能排除出现阶段性寒冷天气的可能性。
四、公众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公众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了解最新的气候动态,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气温起伏较大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预防感冒等疾病。
公众还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用电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际上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
今年冬天是否会是暖冬,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气候预测只能给出偏暖或偏冷的趋势,而具体的气候状况还需要根据实时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公众需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